親愛的訂戶 您好:

本期電子報帶領我們看見:當女性的運動被放進科研語言、當數據願意為生活讓步、當國際資源引進本土訓練場、當研究生也能用自己的文字記錄現場——女性運動就不再只是比賽成績,而是一場有性別意識的科學實踐。特別感謝《女科技人電子報》洪文玲主編,給予「守護女鐵人」團隊許多強而有力的建議與方向,使研究得以奠定穩固的基礎。她也持續關心與支持這項女性運動科學計畫的進展,始終以溫柔而堅定的眼光鼓舞著這場以「精準」為名的女性科學行動,使得研究可以謙卑地續航,致謝營推小組與一路以來指導團隊的師長們。

分享電子報: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主編的話

許維君 | 台灣科技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 教授 / 應用科技學院 副院長 / 運動科學與研究防護中心 主任 |〈2025.11月號215期 主編的話〉

當女性的運動被放進科研語言、當數據願意為生活讓步、當老師把國際資源帶進本土訓練場、當研究生也能用自己的文字記錄現場──女性運動就不再只是比賽成績,而是一場真正有性別意識的科學實踐。

 
專題報導

林儀佳|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 助理教授/運動科學與防護研究中心 運動防護指導老師 | 〈當月經、肌力與科學交會,她們讓『鐵人』有了新的定義〉

當「鐵」也有溫度!科學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人與身體的故事。 透過計畫我們看見,女性的「鐵人」不只是速度與肌力的象徵,更是對自我理解、調適與重構的能力。她們讓科學變得更細緻,也讓韌性有了新的定義。

 
-->
 
 
 
 

關於
我們
求職
徵才
友站
連結
女科技人學會 Young
生活
訂閱
好報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Supported by
SPONSOR_1
SPONSOR_2
SPONSOR_3

Copyright © 2008-2024 女科技人電子報 All Rights Reserved.

Gender in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學思考創造價值,開創女力新世代
在AI重塑世界的時代,科技與理財都不只是「選擇題」,而是「思考力」的體現。2025女科技人講座,邀請兩位重量級講者,從人工智慧的視野到投資決策的科學邏輯,一起練習用理性與遠見,創造屬於女科技人的新價值。

本期電子報帶領我們看見:當女性的運動被放進科研語言、當數據願意為生活讓步、當老師把國際資源帶進本土訓練場、當研究生也能用自己的文字記錄現場──女性運動就不再只是比賽成績,而是一場真正有性別意識的科學實踐。 

特別感謝《女科技人電子報》洪文玲主編,在三年前擔任國科會「守護女鐵人」計畫案的主審委員時,給予團隊許多強而有力的建議與方向,使研究得以奠定穩固的基礎。此後,她也持續關心與支持這項女性運動科學計畫的進展,從審查者到主編,始終以溫柔而堅定的眼光,見證並推動著這場 以「精準」為名的女性科學行動。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研究團隊專注於宏觀的數據分析時,我的任務則是將這些冰冷的數字,轉化為一份份更具人性化的個人化訓練課表,陪伴這群堅毅的女鐵人姐姐們,走過每一次的訓練與挑戰。

(照片來源:AI生成)

過去稱女性運動員為「堅強」,如今「精準」成為新標準。尊重差異、善用數據,讓每位女性能在自己的節奏中發揮力量,也讓平等從理念走向實踐,成為運動與科學的交匯點。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鐵」也有溫度!科學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人與身體的故事。 透過計畫我們看見,女性的「鐵人」不只是速度與肌力的象徵,更是對自我理解、調適與重構的能力。她們讓科學變得更細緻,也讓韌性有了新的定義。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夏日的實驗室傳來機器啟動的聲響,我和老師、同學們正為女鐵人選手進行身體組成量測,數據一筆筆累積,也記錄著她們努力的軌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