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與社區:防疫基礎安定網的建立 精選

2021.06.14   沈秀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刊載於專欄 家庭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宅」如何可能?在人人及處處都有可能都是病毒的傳播源下,「家」如何能「乘載」起讓人們能一起「宅」起來防疫的物質與情感的空間?我所居住社區本來的兩個line群組,在防疫宅家生活後發揮很大的功能。這兩個社區群組的分工與分享幾乎都是女性,群組裡的貼文成為記錄及凸顯出「宅」之所以可能的勞動性,尤其是大量依賴女人的勞動力才可能建立起的防疫生活與安定網。

自COVID-19在2020年初全球爆發後,台灣在國境阻擋的奏效下,相對於國際上大部份的國家,在疫情的嚴重影響下,至今年春天已經歷一年多嚴峻與不安的防疫與染疫生活,我們國內是相對生活在「疫情在外」的平行生活,而且因為在這個「安全泡泡」生活久了,讓許多的我們以為我們已免疫了。不過,五月中在大部分人沒預期心理下,疫情在台灣島內的社區爆發,五月下旬我們也進入全國的三級防疫警戒,目的是要減少人員的流動與群聚以避免疫情的再擴散,各級學校關閉,學生改在家裡上課,公私活動延期或取消,日常消費及服務場合的經營限制等規範相繼祭出,不少公司也改以全部或分流在家辦公的方式來減少人的流動與聚集。雖然沒有正式的日常外出及封城等限制,但「宅」在家成為防疫新生活的典範,也是此時此刻好公民所該遵循的生活規範。

 

不過「宅」如何可能?在人人及處處都有可能都是病毒的傳播源下,「家」如何能「乘載」起讓人們能一起「宅」起來防疫的物質與情感的空間?

 

以下是我在5月29日晚間在我的臉書上所寫下的小記錄:

 

我所住社區很互助。平日就有個line的食物網購群組,疫情爆發後更成為社區居民減少外出買食物的重要平台,我最近從這個平台買到青菜、新鮮蛤蠣、蛋及還在期待要來的魚。社區還有另一個社區事務的line群組,這兩週來,也互通疫情訊息,交換如何對付在家的「惡魔」(我所在是全台生育率最高的地方,到處都是「惡魔」,一點都感受不到少子國安問題),貼上如何罰惡魔罰站的照片,還分享要應付三餐的煮食(讀到此,應該都知道,說話的都是「媽媽」)。這兩個社區line群組,還會揪團買外食,再post上美美的食物照。因為我都自煮,雖沒加入大家發起的外食團購,但看看別人家吃些什麼,也挺愉快的(我很早很早很早以前就「超前部署」,一天大多只吃兩餐,而且早午餐還是水煮蛋+泡食的五穀雜糧粉,實質上一天只要煮上一餐,省水也省電又不製造外食的餐盒垃圾)。

疫情後,我發現我還算喜歡我所住的社區。我剛剛結束參加由一戶社區居民帶我們透過google meet作一小時的瑜伽課,約十人一起作(有兩人露臉),流不少汗,身心舒暢。

在想,也許我可以貢獻些什麼給社區?

防疫真的要好多人互相支持喔!

大家健康安好



在以公私二元劃分思維及結構安排下,「家」長期擔負了滿足與照料我們個體與群體生活與生命之所以能延續的勞動所在,在防疫需求下,許多人的家成為所有包括薪資市場及無薪家務勞動與工作所在;在如疫情這樣的社會大風險下,家被附於更重的社會責任。不過,當政府與社會大眾以「宅在家」作為防疫方針時,很容易輕忽「宅在家」之所以可能是需要大量的資源與勞動投入,而且大部分的勞動是由女人在提供。當防疫生活不可能是個短期狀態,當我們容易以「佛系」無為來想像「宅」時,宅起來防疫的勞動,尤其是女人的勞動就常被無視。

 

我居住所在是近二十年來,因應竹科發展,由客家農村轉為以科技社群為主的新興都會居住區,這裡大樓林立,許多社區都是以一、兩百戶為單元。竹科園區有許多青壯男性工程師,相對於國內其他職業的同齡人,他們有較高的收入與社會資源,他們的工時也很長。

 

這就造成他們常以傳統性別分工來安排他們親密關係與日常生活:男人賺錢,女人在家養育小孩與負責其他照顧工作。我所居住就是以學齡前到小學為主的孩童,及媽媽在家,爸爸在外賺錢的家庭型態為主所組成的社區。疫情爆發後,如何因應小孩從學校及大人退回全日在家所需要的日常飲食、娛樂及其他活動安排,就成為如我所在社區許多家庭的既緊急又日常的問題。

 

我所居住社區本來的兩個line群組,在防疫宅家生活後發揮很大的功能。為了減少外出購物,社區團購群組成為社區內許多人添購日常食材與食物的重要平台,有蔬菜有魚有肉有蝦有水果有甜食有零食有飲料,我最新買的是寫作今早喊買到的幾袋絲瓜之一。另一個社區事務群組,在這段時間逐漸成為社區居民揪團買外食(包括與這帶市場攤商建立起的食材買賣網絡)、宅家育兒與煮食小撇步分享、以團購食材食物所組成的美食照片炫耀區、及防疫政策與相關知識分享等的平台。這段時間來,這兩個社區群組的分工與分享幾乎都是女性,群組裡的貼文成為記錄及凸顯出「宅」之所以可能的勞動性,尤其是大量依賴女人的勞動力才可能建立起的防疫生活與安定網,雖然我所居住社區的家庭內傳統性別分工現象可能更明顯,但在台灣的家務勞動仍大量以女性為主的情況下,透過我的社區群組所看到的,防疫中女人的社區組織工作及家務勞動現象絕對不會是特例。


從字面上,「宅在家」防疫很容易讓我們只看到個人及家庭,忽略個人也好或是個別家庭也好,在面對如COVID-19這樣的風險,需要整體社會重新調整生活方式與社會秩序時,所需要投入的絕不只是政府資源與相關政策,還需要許許多多自主自發的社區性組織行動與勞動。「防疫共同體」之所以能形成,是由許多如:如何採買及煮食食物、如何安排居家上課與工作、如何維持居家衛生與安全、如何能有些宅在家裡的小娛樂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安排與勞動開始。而女人及其他人如何在各個家庭與社區,建立起防疫基礎生活安定網的組織能力與勞動力,是需要被認真地納入我們對這次台灣及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與因應的研究課題中,才能真正了解疫情影響的日常性。

 

自從五月底來,每週五至週日晚上我都跟著由一對居住在社區的瑜伽老師所提供的線上教學,與其他十餘人一起做瑜伽,每次都流很多汗,拉動身上許多肌肉,每次結束前,老師會以幾句感謝的話作為完成。感謝有許多人的支持與勞動,我們才能以盡量減少外出的方式來壓低疫情的擴散,宅在家時,還有吃的喝的,有舒暢身心的運動可做。

 

生養小孩需要全村的力量!面對如COVID-19這樣的風險,也是需要在全村全社區全社會甚至全球的互助下,才可能因應。而許多女人的及其他常被無視的基礎勞動,是建立起這些互助的基本。

 



1605 最後修改於 %2021.%06.%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