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 × 永續發展 × 女性與科技 精選

2025.05.14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刊載於專欄 會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09期會後報導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09期會後報導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與中山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SDGs x IDGs 系列工作坊一ALOHA!與蓋亞大地媽媽歡度母親節」活動,從氣候科學、原住民文化到STEAM性別倡議,串聯環境永續與性別平等對話,展現科技女性推動社會行動的多元力量。

女科技人學會參與「與蓋亞大地媽媽歡度母親節」行動,串連性別與永續對話
2025年5月9日於國立中山大學舉辦「ALOHA!與蓋亞大地媽媽歡度母親節」行動,本次活動由台灣女科技人學會與國立中山大學、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大高雄分會、台灣高雄內在發展目標聯盟、Lomilomi國際芳香保健照護協會等單位攜手主辦,以多元文化與科學知識連結性別平權與環境永續,帶領現場140位與會者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此次活動不僅融合原住民舞蹈、香氛體驗與藝術創作,更包括氣候科學與性別議題的跨界講座,呼應女科技人學會長期推動的「科技性別研究與倡議」、「STEM學術活動推廣」及「跨領域社會連結」三大面向。

女科技人觀點:從性別刻板到友善職場,科技與永續不能少了女性的聲音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副理事長許昭萍於會中指出,面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與永續治理等挑戰,不僅需要科技與創新,更需打破性別角色的既定框架,讓女性在STEAM領域與職場治理中有實質參與。她強調:「女性不只是受影響者,更是變革的實踐者。我們要持續促進性別友善的學習與工作環境,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共同回應永續的挑戰。」
許副理事長的發言呼應了台灣女科技人學會持續推動的四大行動方向:建構女科技人網絡、科技性別研究與倡議、STEM學術活動推廣、國際鏈結與合作。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關注的不只是科技女性的能見度,更關心性別如何在知識系統、科技設計與政策制度中被看見、被聽見、被納入。

在文化與科學之間,實踐性別與永續的交織行動
活動中,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教授分享「蓋亞假說」與呼吸科學的研究成果,提醒人們「呼吸」本身就是人類與地球連結的橋樑;而氣膠污染與氣候變遷,正反映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深遠影響。
排灣族藝術家武玉玲則帶領族人以吟唱與舞蹈,開場向大地母親致敬;Lomilomi協會以芳香療癒體驗與草裙舞呼應夏威夷原住民文化,呈現跨文化間對土地與女性角色的共通敬意。活動最後由音樂人陳祺欣原創演唱《給大地媽媽的歌》,為整場母親節主題畫下溫柔註腳。

推動性別與永續的結盟行動,需要更多科技人的參與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參與此次以「大地母親」為主軸的跨界活動,展現學會在科技性別倡議與公共教育之間的連結角色。透過與在地高校、企業女性社群、文化工作者的合作,讓性別觀點不再只是主題之一,而是回應氣候與永續議題時不可或缺的視角。
我們將持續以專業行動,促進社會理解性別在科技與永續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並串聯更多STEAM女性的聲音與實踐。

照片/資料來源:國立中山大學

 

 

209 最後修改於 %2025.%05.%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