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十一月號 155期 主編的話 精選

2020.11.14   范素玲|淡江大學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臺馬數位科技海外科研中心主任、淡江大學土木系副教授
刊載於專欄 主編的話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很多工作場合認識自己的朋友,都不知道原來我是兩個孩子的媽,直到去年兒子女兒都進台大的那刻起,我終於有勇氣大聲告訴別人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因為那之前兩個孩子是工作的後顧之慮……

一段辛苦 與 一個美麗願景

 

當工作聚餐在晚上、當工作活動會議在周末、當工作會議超過孩子放學時間、當因為國際仲裁案或國際研討會或交換學者必須出國、當我的工作日卻是孩子的校慶補假日、當孩子生病、當工作時間孩子有緊急事情需要母親角色……,兩個孩子的媽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告訴孩子:「只要媽媽在電腦前除非發生火災不可以跟媽媽說話」,告訴自己:「即便別人願意包容,也不可以以兩個孩子的媽為理由去影響工作投入與表現」、「沒有問題、只有解決;沒有困難、只有克服」,這樣的無形壓力,矛盾與衝突,不足對外人道的百轉千折,是許多職場女性與母親走過的歲月……

在兼顧母親角色與工作的雙倍努力再努力中,孩子長大了,陪伴他們這一路,此刻看著他們的獨立與懂事,讀著他們寫:「感恩如風相隨」、「不是上輩子燒了好香,而是上百萬輩子燒了好香,我們才能遇見您」的生日賀卡時的欣慰與驕傲。現在的他們成了自己的幫手,除了家中大小事可以由他們代勞、累的時候請他們按摩、他們還可以當工作小秘書、臨時助理、也可以幫忙寫程式、幫忙找資料、分勞解憂,更重要的是現在起半夜聚會也不怕,隨時出差外宿也無顧慮,這份自由好不輕鬆愜意…….

去年淡江大學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十分榮幸接受中國工程師學會委任負責「工程師職涯發展與性別差異關係調查」,今年榮幸參與性平會 APEC女性工程師打造多元包容未來(APEC Women Builders Creating Inclusive Futures)研究,以及10月24-25日出席並受邀於「2020 亞太女科技人會議暨國際女科技人研討會」分享初步成果時,特別有感。

走過二十年母親與工作角色衝突的自己,一派輕鬆時,有位好友教授說:「可是那是你人生最精華的二十年呀!」這才驚覺,辛苦的日子時,不懂那是辛苦的,因為連感受辛苦的時間都沒有……此刻走過,空出時間,才懂原來這一路真不輕鬆……

不悔這二十年精華歲月為工作與母親角色的努力與付出,感恩所有的困難豐富了生命,但卻更特別期盼後輩不必走過這二十年精華歲月,才能夠在擁抱孩子的愛的同時,快樂無憂衝刺工作。

期盼透過創造包容多元未來,提供一個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都可以避免家庭與工作抉擇的的職場環境與文化,一個男、女性都可以在事業成功的同時也能兼具母親與父親或其他家庭角色成就感的人生,包容性未來。不只為女工程師或女科技人爭取,而是為全體工程師與科技人爭取。因為促進減少家庭與工作抉擇的職場環境,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都可以在擁抱家庭與人生的同時,衝刺工作,受益的不只女性而是全體性別。

創造包容多元未來長遠需要法規面、制度面、教育面的諸多配合,是條漫漫長路。在社會價值觀改變前,我們可以先從共思促進減少家庭與工作抉擇的職場環境開始。思考工作地點以及上班時間如何彈性,可以讓員工在兼顧家庭角色卻同時沒有職場孤立或脫離職場核心的擔憂;如何讓彈性工作地點與上班時間改變超時加班,而能在滿足24小時待命的工作使命與職務要求下仍兼顧家庭與生活品質等。

本期特別邀請台灣藝術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師學會女性工程師委員會主委薛文珍博士分享個人生命經驗中的故事與體悟;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陳幼華副總給讀者分享職場生涯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的點滴;桃園建築師公會理事長韋多芳理事長與我們分享在親職與工作兼顧之困難,如何面對挑戰;根基營造何曉菁協理分享「女科技人」的日常特寫以及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鋪面平坦儀驗證中心陳艾懃博士分享公部門教育場域的觀察與反思

期盼透過這樣的分享讓想進入這個領域的女學生們對未來有更清楚的想像;讓而大家對女科技人有更多的認識;讓無論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在選擇科系與職業時,不再有「男理工、女人文」的壓力;在面對家庭與工作時,不再有男性追求事業成功、女性必須家庭幸福的窠臼。打造給予後援與彈性工作時間和地點的職場,讓無論男性、女性或任何一個性別,讓每一個孩子或長輩照顧者都可以在享受孩子親情樂趣的同時,衝刺工作。

 

總編輯按:本期同時分享多篇關於女性與職場的新聞與好文,如「母職」、「創業家」、「重回職場」、「女性執行長標籤」、「高成就女性標籤」等等主題;還有「2020 亞太女科技人會議暨國際女科技人研討會」的會後報導(精彩場記請期待156期),呼應主編的理想,歡迎大家點閱。

3518 最後修改於 %2020.%11.%21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