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Techmaker in 無線行動通訊標準領域 精選

2023.11.14   施美如|博士、思霈科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刊載於專欄 特寫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每個人對於選擇一定會有個初衷,沿途中可能偶然岔出歧路,需要修正決定,然而,一定要莫忘初衷,才能堅持到終點。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參與3GPP通訊標準制定會議的會場一景)

曾經有教授告訴我,大學教育偏通才,通識和專業學習是一整個面,然而,研究所甚至博士班訓練才更能培養獨立思考研究的能力,讓我們在那一整個面中再發掘值得解決的議題並深入地探究,最後在那一整個面上再凸出一小點,這就是知識的累積。這個觀念深深影響著當年對於未來升學感到未知,甚至恐懼的我。我是不是願意花時間追求那個點呢?

 

師長前輩的經驗分享、個人對自己的了解與自我察覺,佐以課程(例如:大學研究專題)搭配,是個很棒的開始,也使我做出重要決定,開啟這近十年的職涯。當時懵懂的我,一股腦兒地踏進無線行動通訊的領域,沒想到這股熱情竟持續到今日。從當年4G發展之際,跟著指導教授和學長們開始找題目做研究,學習通訊發展史和技術、數學理論推導、模型建立、程式模擬、通訊協定設計、前往國外研究單位實習、甚至是通訊標準會議技術文件、發明專利和學術論文寫作發表等,進而能再傳承指導學弟妹。那些年扎實的邏輯與專業訓練,滋養著我漸漸成為更加理性的女科技人,STEM is my choice。

 

通常,研究所畢業(特別是取得博士學位)的第一個課題就是進入學界或業界?如同當年選擇研究領域,依舊需要仰賴師長與前輩的經驗分享,以及個人的自我察覺,才能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選擇沒有絕對好壞,只有適不適合。我很幸運在取得博士學位後的第一份工作中,得以延續研究內容和經驗,在通訊標準制定領域中與通訊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 SEP)做了跨領域結合,在百家爭鳴開始制定5G通訊標準的時代,為通訊標準盡一份心力。這是我的初衷,想看看在研究所的學習如何能在業界學以致用,也想看看新成立的團隊能走多遠、能有什麼變化。每個人對於選擇一定會有個初衷,沿途中可能偶然岔出歧路,需要修正決定,然而,一定要莫忘初衷,才能堅持到終點。

 

身為 Women Techmaker 一份子,我參與過無數場國際型通訊標準制定會議,在多個技術議題的討論中付出貢獻,也為公司發表無數篇通訊標準必要專利並取得多國專利證書。我看到全世界許多優秀的女科技人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記得曾看過懷孕挺著大肚子的參會代表,經歷長途飛行到開會地點,不眠不休地參與討論做出貢獻,甚至也有幾位女性主席、副主席和技術議題領導在主持會議和引領討論上的展現,都讓我十分敬佩。 

 

參與通訊標準會議,與全世界優秀的專家一起討論並制定下一代行動通訊網路、促進科技發展,需要長期投入人力、心力和資金,著實不易,每年六次以上的會議且每次會議維持五天,再加上飛行移動時間,保守估計每年有五十天以上都在出差,且會期通常會影響周末假日甚至是與親人團聚的國定假日。全世界有這麼多厲害的專家為了推進科技進步而犧牲小我。這些年中,我也遇過許多優秀的人因為職涯規劃、家庭規劃(特別是有小孩後)等因素離開這個領域,非常可惜,畢竟這些知識和經驗都是需要長期累積。然而,現實面的確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健康、職涯發展、家庭規劃等需要考慮與追求,如何在職場發展與個人發展中取得一個平衡,可能永遠是退休前的課題。

 

人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想法、不同目標、不同期待,我們需要自我察覺、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並且不過度執著,永遠擇己所愛,愛己所擇。

 

 

1025 最後修改於 %2023.%11.%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