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想要小孩。念大學時,有個朋友曾告訴我她渴望成為母親,當時我完全無法理解。我滿懷在職場上大展身手的抱負,成為母親在我聽來平凡無趣、也形同故步自封。

大學畢業後,我在華盛頓特區裡的一個非營利組織工作,我的工作令人振奮、很重要而且深具意義。內心深處,我認定我的生命裡有好幾項必須完成的事,我害怕有了孩子將會讓我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

日劇《月薪嬌妻》喊出家務有報酬,但在現實世界中,擔下全職媽媽工作的女性,除了要面對中斷的職涯、重返的可能與壓力,過程裡還有各種標籤:沒有生產力、貴婦、重心都在小孩⋯⋯

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2021年台灣整體女性勞參率51.5%,低於日本和韓國,且台灣女性勞參率從29歲開始一路下滑;日、韓則分別在45到49歲、50到54歲間還有另一高峰。勞動部就此分析,日、韓女性在婚育壓力減輕後,出現的再就業潮,多偏為部分工時工作──然而,台灣社會卻沒有這樣的風氣。

(照片出處:風傳媒,李承祐製圖)

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想知道為什麼有太多機構,始終未選擇將女性晉升為高級職位,於是針對 4 個女性主導行業中的 913 位女性領袖做了調查,結果發現領導層總是能找到各式各樣的理由,指控某位女性「不太合適」擔任領導職位,幾乎任何特徵都可以被歧視性地利用;研究最後總結出 30 種不同的女性身分特質,每一種都可能阻礙女性職涯發展。

(照片出處:Unsplash)

在美國市場五大最受歡迎的科技品牌(FAANG)擔任軟體工程師的凱心琳,從小對於藝術、醫療相關,擁有濃厚興趣。

沒想到出國留學後,因緣際會投身資訊工程領域,在她實際進入產業界後,除了深耕軟體領域外,還發現台灣產業現況存在著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因此讓她想要以個人經驗,推廣科技領域的迷人之處,發揚「科技女力」,創造產業就業人口的多元化!

(照片出處:TechNice科技島)

每天衝刺在自己學術生涯,教學研究服務樣樣不得鬆懈,南北飛奔與國際飛行開會和討論,期待學術生涯能接地氣且具國際競爭力。我引領著一群有夢想及潛力的年輕團隊,還有三位小小小孩我們未來的希望,讓我不得鬆懈在每個角色扮演。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為年輕女工程師加油,6月23日是國際女工程師日,雖然女工程師人數相對少數,我們仍然可以一起向前走,歡迎分享妳的故事,它將成為女科技人電子報讀者的力量與能量!

(照片出處:Unsplash,應版面需求經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