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雅俐落好身影,福慧樂施暖性情」──專訪張一知教授

2015.10.10   周芳妃|北一女化學科老師
刊載於專欄 特寫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近年來,在台灣參加高中生化學奧林匹亞國手選拔與培訓活動,以及高中女校巡迴科教研習活動中,一定可以看見一位足蹬高跟鞋,俐落主持活動的化學女教授,這位聰明大方、活力十足的化學教授就是這期專訪的主角──張一知教授(圖1)。

張一知教授目前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也是她的大學時期的母校。張教授高中時期就讀台中女中,從小就是體育健將,也是短跑高手。大學畢業後遠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並陸續於美國 Brookhaven 國家實驗室以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工作數年,於 1993 年才回到自己的母校擔任教職至今。

這十多年來,張一知教授與國內一群學 者合作,投注許多時間與精力,協助台灣優秀學生挺進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 (IChO)活動(圖2 與圖3)。在 2009 年暑假時,筆者曾與張一知教授在英國牛津劍 橋主辦的第 41 屆 IChO 活動中一起工作。當時不僅見識到張教授於國外競賽期間仔細謹慎、俐落攻防的教練 風格,亦十分佩服張教授快速 流利的外語溝通能力,更驚艷 於張教授與來自近七十個國家, 大多數的教練們,如此熟悉熱 絡。張一知教授聊起此事,提 到是因於台師大化學系任教數 年之後,第一次擔任 IChO 帶隊 出國的教練時,由於自己興趣 廣泛,且想多了解每個國家的 文化,因此很認真地去認識許 多國家的教練。到了2005年台灣主辦第 37 屆 IChO 時,張教授負責接待各國領隊與教練,大家對她的印象因此更深刻;幾年累積下來,逐漸 與許多國家的領隊、教練熟識,見面時總有許多話題可聊。
 
張一知教授提及,四十 多年來,IChO 主辦單位逐 漸關注「女性選手人數一直 偏低」的現象。為了提升各 國女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和意願,並避免落入歧視女 性之框架,近年來各國做法 均不太相同。例如,有些國 家於國內選拔國手時,規定 四位選手中須有 2 男 2 女,而台灣於 2005 年主辦 IChO 時,亦提案為此國際 活動設立當年度之「女性最 佳獎」。近年來台灣辦理 IChO 國手選拔時,已明定 進入複賽化學培訓營之 50名學員中,單一性別人數不得低於 10 名。這項規定乃屬化學領域之先進首創, 也確實帶動了國內許多高中女生,願意報名參加 IChO 國手選拔之初賽活動。目前,國內其他學科的奧林匹亞競賽選手,也在觀察這項趨勢。

目前在許多國際化學學術活動中,抑或帶隊參加國際化學活動,可發現女教 授或女學生的人數依舊持續偏低,這現象也存在另一個議題:「女性在學習科學 的歷程中,是否會遇到所謂『看不到的天花板』,而阻礙女性學習科學?」關於 這項議題,張一知教授提到自己幾十年來的認知過程,亦十分富有生命哲學。張 一知教授反省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大環境的意識型態使得自己認為女生不要出頭, 並且沒有出頭也沒有關係。這樣的意識型態使她以前不特別覺得自己在學習科學 時,曾經遭遇打壓;也認為遭遇挫折時自己多努力就是,若沒有出頭也沒太大關 係。然而,自從加入台灣女科技人學會(TWIST),並擔任學會的理事之後,開始 積極投入會議,從而接觸到各領域中許多的女性典範,這才體會到自己被根深蒂 固的舊環境意識型態所限制,是自己限制了自己。張一知教授提到,因為以前不 知道有所謂的「看不到的天花板」,因此一直沒有特別意識到被打壓。張教授反 省到,在台灣舊環境中,高中女生學習科學時,根本沒有女性科學典範 (role model) 學習的對象,即使有亦感覺十分遙遠,因為課本中提及的均為外國人, 女性科學家尤其更少。
 
張一知教授將心力投注到台灣女 科技人學會(TWIST)之後,深切覺得 要積極幫助台灣女學生,從小時就多 認識國內外的女性科學典範。這幾年 在物理奧林匹亞團長林明瑞教授之邀 請合作下,張教授開始利用周末時間 巡迴,積極走入國內各高中女校的實 驗室現場,執行台灣高中女校巡迴科 教研習活動(圖 4 與圖 5)。張一知教 授也邀請一群理念相同的高中化學教 師,一起將各國歷年精心設計的 IChO 實驗題,修改為配合高中程度的 實驗課程,並設計實驗教材箱、利用宅 配巡迴寄送,一場場兼具女性典範學習 與實用化學實驗課程,於焉成功地在台 灣陸續開展。去年起,張教授開始擔任 台灣的「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 她提到相當認同此協會中,對於「新知」 的說法是”awakening”,「新知」也是「覺 醒」,這對台灣女性教育真的非常重要。

目前積極投入女性科學教育推廣的 張一知教授,是一位非常溫暖大方的性情中人。她感謝老天在她大學時期,給她機會享受國家公費完成大學學位;秉持 愛屋及烏的心情,張教授亦開始邀請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投入獎學金設立工作, 也因此獲得新聞採訪(圖 6)。結束這篇專訪文章之際,筆著亦欣喜、感動於推動 台灣女性學習科學之路上,看到許許多多的大手攜小手,結伴成行。

 

圖 1. 張一知教授於 2015 年 8 月接受本期專訪時的留影。

圖 2.第 41 屆 2009 年 IChO 在英國牛津劍橋,張一知教授擔任出國帶隊的首席教練(Head mentor)職務,台灣國手們首次榮獲 IChO 四金大滿貫。

圖 3. 第 47 屆 2015 年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活動在亞塞拜然,張一知教授擔任出國帶隊的領隊(Heads)職務,台灣國手們再度榮獲 IChO 四金大滿貫。

圖4. 張一知教授與高中女校巡迴科教研習。

圖5. 張一知教授帶領筆著與一群高中教師結伴同行,繼續一起推廣台灣高中女生科學學習的活動。

圖 6. 張一知教授捐助獎學金獲得新聞採訪。

4844 最後修改於 %2018.%05.%2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