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科技業一片大喊缺才的情況下,或許可以多鼓勵女性加入科技領域;因為根據近日國際知名學術網站公布全球頂尖女性科學家名單,台灣竟掛零!凸顯台灣女性科研人員人數偏少,且要獲得研究成就肯定更不易。

「性別平等」是行政院111至114年施政的重要議題,大專院校也需要參考如「性別化創新」提出的三面相,持續在各方面推動性別主流化。而要推動性別平權的議題,我們需要理解其背後複雜的結構與觀念,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體制內外的公民運動!回到自我,記得對自已溫柔善良,也啟動對外的溝通與結盟,如各校成立的女科技人社團,及本次的女科技人大會!

2022年十月,「聯合國物理學聯合學會成立100週年:2022國際女性科學科技聯合研討會」首次在台舉行,除了建立國際友誼,更能向國際分享台灣物理學會暨物理女性委員會長期耕耘之經驗,交流以及改善女性學者相關事務的推動。研討會主辦人之一臺灣大學物理學系邱雅萍教授,鼓勵女性投入科研領域,提供科研環境多元思考和專業表現,將有助提升國家整體科研能量。

(照片出處:取自SPEC科學推展中心)

2022年底連續的數個女科技人會議與活動,積極地凝聚了學研界女性結盟與支持的能量,更積極地連結學界與業界,引領對「友善職場」的討論交流。2023新春,女科技人倡議的「友力時代」,正式啟動!

年輕時,我曾認為這樣的會議與演講只是曲高和寡,但這些年來,才發現透過傾聽與了解的力量有多大,由同理所激起的覺察與思考,積沙成塔便能產生更廣泛的改變力量,成就更理想的未來。

(照片出處:Unsplash)

國科會自然處於今年12月舉辦的「2022自然科學領域女性學者研討會」,以「優雅立足於職場與生活」為主題,透過近百位與會的女科學人之間各層面的交流與分享,使科學女力更加凝聚且緊密。

(照片出處:取自SPEC科學推展中心)

「聯合國國際物理學聯合會成立100周年:2022國際女性科學科技聯合研討會 (100th IUPAP: 2022 International Joint Symposium of Wom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響應IUPAP成立百年,除邀請產官學界參與,並有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印度、越南、法國、紐西蘭及丹麥等國不同領域指標女性代表,以實體或線上多元形式共襄盛舉,展現國際科技女力。

(照片出處:國科會自然處)

經過這四位年輕有成的女性分享過後,我更加確信我當初選擇念博士班這條路,或許滿路荊棘,但我不孤單,有很多夥伴陪我前進;或是前方的路尚未鋪設,我們可以一起搭建通往成功的橋樑,這時我才深刻體會到,或許就是其他講者想說的「盟友(ally)」的概念吧。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中國工程師學會」2020年的調查發現,女性工程師佔比只有13%,高階主管的女性佔比則更低。2021年進一步邀請工程領域產官學共48位專家,探討上述成因,發現「社會對女性在工作的期待較低,在家庭的期待則較高」。對此專家擬定了相關策略,認為面對兩性人才的流失,首要改變公司以員工在辦公室上班為價值衡量的觀念,因此應該要容許彈性的工作時間及地點的選擇。數位產業界先進現身,分享企業對彈性工作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的經驗及做法。

(照片出處: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幸福感」趨動的挑戰人生一一永豐餘投資控股(股)公司 劉慧瑾董事長:不要「內在化」挑戰,就算有挑戰也不是自己不好;要「外在化」挑戰,轉個念去想,人生有挑戰是正常的。

「信任與彈性」創建工作品質一一台灣微軟(股)公司研發中心 盧玫萱首席研發總監:提供員工充分信任與彈性的環境,以提升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及企業高效的目標。

(照片出處: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