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靈魂的聲音

2017.05.09   陳貞竹|日本廣島大學 社會科學研究科 博士
刊載於專欄 生命
给本項目評分
(5 得票數)

我高中的時候學美術,大學時彈古琴,後來跑到日本,以荻生徂徠為題,用思想史的方法來研究東亞的藝術思想,等到博士畢業回國,照一般習慣需好好找工作的時候,我又一頭栽進身心靈的世界當中,打開了與異次元世界的連結,能夠接收到指導靈、上師們的訊息,也開啟了我的靈性工作生涯。


回想過往,差不多我做每一件事,都是無怨無悔,隨著熱情的引領,忘記要計算成本的全身心投入,然後也真的是宇宙支持,讓沒有背景、家境一般的我,不管想做什麼、想學什麼,在那個因緣時節中,總會遇到許多的貴人,還有來自宇宙豐富的物質支持。而至今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好像也很回應小時候我對自己的期望:「我想要看到世界的邊界,極盡所能地用各種方式去體會這個世界」。所以我學過美術、音樂、做過研究,現在又以所謂通靈的方式,與異次元世界連結,用超越五感的方式,去了解各種生命的型態、故事,探索世界的樣貌、宇宙的規則。

如果要從社會一般的價值來說,我這一生,或許可以說是一事無成,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也沒有什麼財富累積,但我對自己的生命卻是很滿意的,因為我知道評定自己人生的那一把尺,是在我自己心中的。

這一路以來,面臨人生重要的選擇,我可能會用理性去評估一些狀況,但卻很少用理性去做最後的決定,多半依循的就是一種感受、感覺,然後隨著當下的因緣行去。而對於我所做的選擇,最常聽到的就是疼愛我的師長,會說「你應該⋯⋯」。對,我就是很自然會去放棄一些別人認為很重要的事情,但這樣的放棄,卻也不是來自於理性思考後的結果,例如想好退路、或有其他可能,通常只是依憑著一種感覺,總有些東西,在某些時節會沒有理由的深深吸引我,然後那個東西就成了我那時焦點之所在,唯一的最愛。於是,我以我內在的導航系統,探索著所有我有興趣的課題,去經歷我想經歷的人生,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不太去想那一般的價值是怎樣,我只是專注地投入在那個當下我選擇要經歷的,直到我覺得這樣的體驗已經足夠了,然後,我又會很自然的走到另一個新的生命狀態上。

在發展/看見自己的過程中,難免跌跌撞撞,試行錯誤,因為那就是我們打磨、砥礪自己的一個過程。也曾做過許多荒唐的事情,也曾面對生命中的失落,但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我之所以作為我的那份榮耀、自信與喜悅。對我來說,這樣的一份我之所以為我的存在感與對自我的認同,是任何外在的成就與肯定都無法比擬的,那是我之所以為我最重要的理由,而當我充分接納與熱愛這樣的自己時,我就沒有理由為了任何外在的名與利,去放棄這樣的自己。我為自己的生命做出選擇,同時也為這樣的選擇負起責任。

在我做個案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個案,由於教育與深受集體意識影響的原因,他們常是循規蹈矩的,以一般社會標準來說,是富有責任感、認真、聽話的一群。所以在他們的生命裡,常常無意識的揹負著許多不必要的框架、信念、自我譴責。他們可能一方面在表意識,接納那些父母、社會加諸給他們的期許、期待,在別人與一般社會的標準下,尋求認同,但潛意識卻以另一種形式叛逃,甚至詛咒著自己的存在,最後以生病或不斷重複某些生命的處境,去表達靈魂的憤怒。

當我們用外界的框架、世俗的價值來看待我們自己時,其實我們就失去了我們心中的那把尺。而每一個人的尺,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靈魂選擇投身這個世間,選擇他自己的經歷,選擇成為他自己。宇宙之大、世界之大,世俗的成敗、是非,跟靈魂真正的內在追尋,相去何止千里。

其實,我們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不知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當我們打從內在,允許自己成為自己,我們內在所渴望的、所需要的資源,都會以神奇的方式來到我們的身邊,協助我們成為自己,深入表達並探索自己內在本質中最深沈的理想與渴望。

問題是,什麼才是靈魂的渴望,當靈魂的召喚前來時,我們是否能認出他來,並勇敢的行動呢?

靈魂的渴望,通常是以感覺、感受的方式來讓我們知曉,而在探索靈魂渴望的時候,我也會用到理性分析,但這樣的理性分析,並不是從恐懼出發,試圖從可辨識的外在條件上,去找到有利於自己的位置或方法。因為,這樣的方式,通常不是鬼打牆的無功而返,便是事倍功半的徒耗精力。

而是我會回到自身的感覺、感受上,然後試圖去明析出,這一份感覺、感受,所要帶給我的訊息是什麼?它是否伴隨著內在議題,因為我們的感覺、感受,也有可能來自尚未被完全療癒的內在小孩,也可能是防衛性的人格模式所帶給我們的,盲目地跟隨這樣的覺受,有可能所引發的只是失衡的上癮模式。就像愛,我們有可能基於未完成的內在議題,而上癮於愛;也有可能基於靈魂的渴望,經歷愛本身,在愛中學習、奉獻、溝通,照見不同的自己。

而靈魂的渴望,也未必一定是重要的人生抉擇,他也有可能只是寧靜的歸於中心,享受當下大自然簡單的豐饒與人情事理的圓滿,也有可能是衷心的向別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憤怒,也可能是真心的接納自己的脆弱與無助,也可能只是決心就在今日好好滋養自己,選擇那些簡單、平凡卻愛自己的表達。而到最後,我們只是在形形色色的經驗裡,去發展/發現自己是誰,在探索中,逐漸找到心的歸向。 

我想,生命本然就該讓心中的熱情引領我們,實現自己的道途。因為,即使是那最不起眼之處,都是那麼值得看重與光耀。

6157 最後修改於 %2017.%05.%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