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精準的韌性:從女性鐵人看見科學與生命的對話

2025.11.13   李方薰| 台灣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 研究生
刊載於專欄 生命
  • 字體大小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精準的韌性:從女性鐵人看見科學與生命的對話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15期生命報導) 精準的韌性:從女性鐵人看見科學與生命的對話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15期生命報導)

過去稱女性運動員為「堅強」,如今「精準」成為新標準。尊重差異、善用數據,讓每位女性能在自己的節奏中發揮力量,也讓平等從理念走向實踐,成為運動與科學的交匯點。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破曉前的微光中,太陽尚未升起,女性鐵人們已經開始展開她們的訓練,不同於單純的運動員,她們背負著多重的身分與責任──白天,她們是各自職場的專業人士;回到家,她們還要處理數不盡的家務事。每一次揮汗的訓練,都清晰地刻畫出她們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作為一位初次參與鐵人三項研究的新成員,我深深被這份從毅力打動。

鐵人三項運動結合游泳、自行車與跑步三項運動,訓練過程極具挑戰,必須在三項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我們團隊希望透過科學化的分析與研究,協助女性鐵人更有效率地安排訓練,讓她們在追求突破的路上,能以更聰明的方式持續前進。在長期的運動科學與生理學研究領域中,女性運動員的身體和生理機制,往往未能得到足夠且專門的重視。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女性常被視為「變數太多」的研究對象。

相較於生理週期相對穩定的男性,女性體內複雜的荷爾蒙波動,特別是月經週期的變化,以及伴隨而來的雌激素與黃體素水平起伏,會顯著影響新陳代謝、體溫調節、肌肉修復速度、受傷風險,甚至精神狀態。這種複雜性,使得許多研究者為了追求實驗的簡潔性與數據的可控性,傾向以生理構造和荷爾蒙環境相對單一穩定的男性作為主要研究樣本。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長久下來,導致的結果是:運動訓練的指導原則、營養補給的建議劑量、器材裝備的設計標準,乃至於運動傷害的預防與復健模式,大多是基於男性的數據和生理反應所建立的。這直接造成了女性相關研究的嚴重匱乏。忽略女性的生理獨特性,不僅可能降低她們的訓練效率,更可能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因此,建立「女性專屬」的運動科學研究,是彌補過去研究偏差、確保女性運動員能獲得最科學、最安全、最個人化指導的關鍵一步。

過去談到性別平等,我們多半強調「齊頭式」的平等,男性能做的事,女性也應該能做到;男性能參賽,女性也應該站上同樣的舞台,這樣的觀念在當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起點,讓女性保守封閉的社會爭取在運動領域中被看見與被尊重的機會,能夠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力量與毅力,然而,如今的平等隨著運動科學與性別意識的成熟,人們開始理解「平等」並非一味追求相同,而是能夠尊重性別本身存在的差異,不僅是數據化訓練或科學化管理,更是一種對個體差異的深刻理解。女性在生理結構、荷爾蒙變化等方面與男性本就不同,而這些差異並非弱點,而是可以被量化、被分析、被運用的特質。正因為有了精準的視角,我們不再要求女性去模仿男性的訓練方式,而是學會依據自身條件設計出最適合的策略。這樣的「平等」讓性別不再是比較的基準,而是讓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身體裡找到最佳解。

「精準女鐵人」不只是身體上的挑戰,過去,我們常以「堅強」形容女性運動員,如今我更想用 「精準」這個詞。那是一種懂得傾聽身體、善用數據的力量。當研究者、學生與運動員共同努力,讓數據與經驗相互對話時,我們不僅看見了女性在運動場上的力量,更看見了科學讓平等落地的可能。

 

 

35 最後修改於 %2025.%11.%15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