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從「感覺」到「精準」的信任之旅

2025.11.13   郭尚蓁 | 平民女鐵人 台灣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
刊載於專欄 職涯
  • 字體大小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從「感覺」到「精準」的信任之旅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15期職涯報導) 從「感覺」到「精準」的信任之旅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15期職涯報導)

當研究團隊專注於宏觀的數據分析時,我的任務則是將這些冰冷的數字,轉化為一份份更具人性化的個人化訓練課表,陪伴這群堅毅的女鐵人姐姐們,走過每一次的訓練與挑戰。

(照片來源:AI生成)

從「感覺」到「精準」的信任之旅 

很高興加入意義非凡的「守護女鐵人」研究計畫,也感謝老師賦予我助理教練這個角色。 在計畫中,當研究團隊專注於宏觀的數據分析時,我的任務則是將這些冰冷的數字,轉化為一份份更具人性化的個人化訓練課表,陪伴這群堅毅的女鐵人姐姐們,走過每一次的訓練與挑戰。這段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科學數據不僅是提升運動表現的工具,更是我們讀懂女性身體、釋放她們潛在力量的鑰匙。

記得計畫初期,我收到的第一個挑戰並非來自體能,而是「信任」。許多運動員習慣依賴 「身體的感覺」來訓練,對於冰冷的數字抱持著觀望的態度。「這幾天的感覺很好,為什麼要降我課表強度?」、「今天生理期來了,訓練是不是要暫停?」、「接下來要出國,可不可以幫我安排出國也能完成的課表」這些更細膩、個人化的問題,成了我每天都需要溝通的日常。 

我的任務,就是在溝通與數據中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橋樑。為了讓大家更快上手,學校也貼心地辦理了許多工作坊,從「如何讀懂自己的手錶」,到「認識身體的奧秘」等主題,幫助選手們建立基礎的運動科學觀念。在此基礎上,我會與她們分享心率、功率、睡眠品質等數據背後代表的意義,讓她們理解這些數字如何反映身體的真實狀態。我們不再是模糊地談論「疲勞」,而是能從「昨晚的睡眠時數」與「訓練後的 RPE 評分」中,更精準地評估恢復狀況;當姐姐們親眼見證 數據與身體感受的連結,並看到成績的穩定提升時,那份信任便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了。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專為女性設計:順應身體的獨特節奏 

在這次計畫中,最有價值的部分,莫過於我們將「女性生理週期」納入訓練變數的核心。 過去的運動科學研究多以男性為樣本,他們的訓練模型直接套用在女性身上,就像是拿著一張不完 全正確的地圖在尋寶,往往會忽略女性獨特的身體節奏。 

我們的團隊深刻理解這一點。因此,在規劃課表時,我會根據每位選手的週期數據,動態調整訓練的強度與內容。例如,在生理期結束後到排卵前的「濾泡期」,這段時間常被稱為身體的 「黃金期」,許多人會感覺體力、精神都處於高峰,我們便會安排較高強度的訓練來幫助她們突破,例如我們的課表可能包含,跑步進行 VO2 max(最大攝氧量)的間歇跑,像是 800 公尺 x 5 趟的高強度刺激,自行車安排 FTP(功能性閾值功率)的閥值區間訓練,或是高強度的爬坡間歇、而游泳則著重於短距離的衝刺組,例如 10 趟 50 公尺的快游。而在排卵後到下次經期來臨前的「黃體期」,身體可能更容易感到疲倦、沉重,這時我們會將重點轉向恢復、技術調整與中低強度的有氧訓練。這時的「耐力與技術套餐」則會調整為,跑步會轉換為 Zone 2(有氧區間)的長距離慢跑,並在跑後加入核心肌群的強化、自行車改進行 90 至 120 分鐘的低強度有氧騎行,專注於穩定的迴轉速與踩踏效率、游泳則著重於「技術動作」的練習,例如專注於划水效率或換氣節奏的調整。我們做的不是「減少」訓練,而是「聰明的」訓練。

這點我感同身受,因為我自己也是三鐵玩家,過去在沒有教練指導下,也曾因為「亂練」而飽受運動傷害之苦。我們讓選手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順應週期的能量起伏,就像衝浪一樣,順著浪頭前進,而不是硬生生去抵抗它。這不僅有效地降低了運動傷害的風險,而當鐵人姐姐們需要時,更有物理治療師能提供貼紮、治療等服務,成為大家最安心的後盾,生理期不是阻礙,而是一種可以善用的身體節奏。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數據是地圖,而教練是指南針 

作為一名助理教練,我深知數據本身沒有溫度。但若沒有同理心與實際觀察,再精準的課表也只是一紙空談。只要有空我會親自到場,觀察鐵人姐姐們在泳池的動作、陪同她們進行自行車訓練,並在訓練結束時給予她們回饋與鼓勵。

(照片來源:作者朋友與作者提供)

選手的回饋、臉上的表情、訓練後的對話……這些無法被量化的「數據」,卻是我作為助理教練,用來調整課表方向的指南針。數據為我們指明了科學的路徑,而人性化的溝通與陪伴,則確保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安穩、走得長遠。 

最後,我真心想感謝這群鐵人姐姐們。謝謝妳們不嫌棄我這個還在學習的助理教練,願意信任我、和我分享最真實的身體感受與心情。是妳們的回饋,讓這份任務充滿了意義。很榮幸能參與這個計畫,見證這群女鐵人姐姐們如何透過科學方法,一次次突破自我。她們不僅是運動員,更是勇敢的實踐者,用汗水證明了女性的力量,值得被更精準、更科學、也更溫柔地對待。

 

 

21 最後修改於 %2025.%11.%15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