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番的曲折來回,讓我領悟到真相的掌握,是需要運用多重研究面向的解釋與互補。更珍貴者,則是發現身為研究者的一大樂趣:可以不停的創新與冒險。
(封面出處:作者提供)
二 14
2023二月號 182期 主編的話
用科技的素養,一點一滴建構在日常生活中,讓 Healthy Lifestyle 成為每一個追求好的生活品質的現代科技人,當今最重要的功課。
(封面出處:作者提供)
在台灣科技業一片大喊缺才的情況下,或許可以多鼓勵女性加入科技領域;因為根據近日國際知名學術網站公布全球頂尖女性科學家名單,台灣竟掛零!凸顯台灣女性科研人員人數偏少,且要獲得研究成就肯定更不易。
發佈於
好文
「性別平等」是行政院111至114年施政的重要議題,大專院校也需要參考如「性別化創新」提出的三面相,持續在各方面推動性別主流化。而要推動性別平權的議題,我們需要理解其背後複雜的結構與觀念,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體制內外的公民運動!回到自我,記得對自已溫柔善良,也啟動對外的溝通與結盟,如各校成立的女科技人社團,及本次的女科技人大會!
發佈於
職涯
2022年十月,「聯合國物理學聯合學會成立100週年:2022國際女性科學科技聯合研討會」首次在台舉行,除了建立國際友誼,更能向國際分享台灣物理學會暨物理女性委員會長期耕耘之經驗,交流以及改善女性學者相關事務的推動。研討會主辦人之一臺灣大學物理學系邱雅萍教授,鼓勵女性投入科研領域,提供科研環境多元思考和專業表現,將有助提升國家整體科研能量。
(照片出處:取自SPEC科學推展中心)
發佈於
特寫
2022年底連續的數個女科技人會議與活動,積極地凝聚了學研界女性結盟與支持的能量,更積極地連結學界與業界,引領對「友善職場」的討論交流。2023新春,女科技人倡議的「友力時代」,正式啟動!
發佈於
主編的話
更多文章:
期數
標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