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5
提升科研人力和能量 讓「女力」不再是少數
2022年十月,「聯合國物理學聯合學會成立100週年:2022國際女性科學科技聯合研討會」首次在台舉行,除了建立國際友誼,更能向國際分享台灣物理學會暨物理女性委員會長期耕耘之經驗,交流以及改善女性學者相關事務的推動。研討會主辦人之一臺灣大學物理學系邱雅萍教授,鼓勵女性投入科研領域,提供科研環境多元思考和專業表現,將有助提升國家整體科研能量。
(照片出處:取自SPEC科學推展中心)
「幸福感」趨動的挑戰人生一一永豐餘投資控股(股)公司 劉慧瑾董事長:不要「內在化」挑戰,就算有挑戰也不是自己不好;要「外在化」挑戰,轉個念去想,人生有挑戰是正常的。
「信任與彈性」創建工作品質一一台灣微軟(股)公司研發中心 盧玫萱首席研發總監:提供員工充分信任與彈性的環境,以提升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及企業高效的目標。
(照片出處: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我就一直在玩食物」想起小屋爽朗的笑語。這年盛夏,我們有幸隨著她在東莒駐村開店的生活路徑,走踏、揉捻、嗅聞、品嚐,也彷彿汲取了些許海島野地的植物能量,與小村裡日夜的廣闊靜謐。
(封面出處:作者提供)
六 14
性別議題對求學求職有影響嗎?
身為女性科學家在求職的過程中有沒有遭遇過困難,或是有沒有什麼優點?當看到這個問題時,第一個反應是,原來我現在也是科學家了!接下來就是開始思考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以及性別對自身的求學求職經歷的影響是什麼。
(封面照片:作者提供)
五 14
瞥見洞穴外的世界,對抗機會的詮釋不正義
也許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時,整個宇宙真的會聯合起來幫助你。無助的我在因緣際會下看到了一段印度童工收容所的影片,我看見和我完全不同的生活,看到不一樣的眼神。透過紀錄片,印度孩子陌生的眼神進入了我的視野,觸動了我腦袋中的某條神經。於是,2015 年初,我決定給將滿 20 歲的自己一份生日禮物 ― 一趟到印度童工收容所的旅程。
(封面出處: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
期數
標題
作者
陳慈幸|國立中正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