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英是 2019 年第十二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傑出獎」得主,在數學領域的成就當然不遜於任何一位過往的得主,但她與其他來自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的科學家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

(封面照片:取自泛科學,呂元弘/攝)

美國最高法院於24日推翻了數十年來保障女性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目前已經有約20幾個州限制墮胎行為,未來若婦女想採取墮胎行為,則必須到處奔波才能避免觸法,因此許多企業也都出來發聲表示會提供員工相關醫療補助但同時也有人開始擔心科技公司所掌握的資料將會成為墮胎證據,呼籲這些公司可以針對這部分表明立場。

(封面出處:Unsplash)

在這個普遍肯定「高工時才是認真奉獻」的職場文化之下,生兒育女、照顧家人的家務工作變成了職涯發展的絆腳石,不論對基層勞工或「上流階級」來說都是如此。

(封面照片:Shutterstock)

磁振造影價格昂貴,在醫院裡總是供不應求,更別提一般日常使用了!因此科學家開始思考,能否發展出一種新的生物標記,可以快速地偵測神經退化,進而即早發現,即早治療。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神經眼科學(Neuro-ophthalmology)」正是一個例子。

(封面照片:作者提供)

每五位台灣婦女,就有一位面臨親密關係暴力;其中,又以精神暴力的占比最高。正逢國際婦女節,我們從AI及數據的角度出發,能做什麼來增進女性社會地位與強化扶助資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吞嚥障礙(dysphagia)是一個醫學名詞,全球人口都在面對。但它可以不是問題,它能被解決。」來自台灣的女性創業家黃韻如(Corina Huang),在影片中自信介紹著剛獲得 2021 年卡地亞「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的事業:糖話生醫。

(照片出處:遠見雜誌)

更多文章:

期數
標題
作者
江芝華|芭樂人類學|2018.07.09
吳心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關鍵評論|2021.11.09
吳嘉麗|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創刊總編輯
陳怡如|「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349期2021年03月號|2021.03.15
Sky in the wall|Facebook貼文|2021.02.23
廖桂賢(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陳鳴誼(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規劃主持人)、蕭宇庭(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環境規劃師)|眼底城事|2021.01.27
作者白曛綾(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未來城市|2020.06.15
作者王秋華|《建築師雜誌》111:46|1984年
作者Kevin Omland、Evangeline Rose、Karan Odom|World Economic Forum|2020.09.17
作者Myriam P. Sarachik、翻譯陳穎叡|物理雙月刊|2020.10.30
文: 蔡甫昌(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聯合新聞網|2020.01.31
編譯:陳宣豪 |科學Online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2019.12.24
文:吳嘉麗 |《台灣化學教育》電子報No.31|2019.05.04
Alec D. Gallimor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19.05.01
Miru|報導者 The Reporter|2019.3.30
張育森、凃佩君|科技大觀園|2018.12.13
M. Teresa Cardador、Brianna Caza|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8.11.23
Emily HF Chang|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2018.6.8
諶淑婷|博客來閱讀生活誌|2018.8.7
顧燕翎|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婦女研究室研究員、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Elizabeth Moylan & Elisa de Ranieri |BioMed Central Ltd|2017.12.19
女人迷編輯 Yuting|女人迷|20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