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林-波考克(Maggie Aderin-Pocock)博士以主持BBC電視天文節目《夜晚天空》(The Sky at Night)聞名,她還參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telescope)項目的工作。

(照片出處:BBC中文網影片)

「康寧女性研究員最佳論文獎」分為研究生組與教職員組,本次獲獎者為土壤環境科學系博士班學生曾靖樺及機械系蔣雅郁教授;獲獎論文主題分別為〈可見光應答之摻氮及摻氮/電氣石二氧化鈦複合材料對病原菌之失活效應〉及〈流體化學版圖中失落的一角:前瞻流體控制技術〉。康寧研發中心評審表示,「兩位的研究作品都具有完整的創新概念,並對STEM科學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稿源、照片出處: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2023女婕思好科技國際論壇」,以「科技賦能.未來無限」為題,邀請國際傑出女性,分享自身在科技領域創造多元環境、提升人才永續的經驗,並與TechGiCS女婕思好科技學員代表對談交流。

(照片出處:國科會)

自AI開始被應用以來,被指控性別、種族歧視的事件層出不窮,例如Google、Amazon等企業皆曾在AI應用上發生歧視的爭議。面對越來越多的AI應用,以及全球司法對於 AI 人工智慧關注,企業有必要在演算法的設計、開發、維護上提前部署和遵守以避免偏見的產生。

積極的建議作為包括:1.依照具體的公平目標來設計 AI 模型、2.採用具有代表性的數據庫來訓練和測試模型、3.檢查 AI 系統的偏見。不僅開發者要能在知道問題後修正偏見,也要遵守監管單位對AI決策過程須透明、能理解的要求。同時,執行者也要認知到無法滿足所有人,因此務實鎖定目標年齡層、族群、語言等,力求公平,持續追蹤,並根據使用者的使用方式,不時更新訓練和測試的數據庫。

(封面出處:轉自「知勢」)

人工智慧可以協助促進職場性別平等,改善人類的生活嗎?英國新創公司 Gapsquare 提供 AI 及數據分析服務,協助企業追蹤性平落實指標、提供促進性平的商業化解決方案。

Gapsquare 目前提供兩種軟體服務,分別為Gapsquare 性別薪酬差距分析(Gender Pay Gap)以及 Gapsquare 性別薪酬平等解決方案(Pro Analytics),其共同創辦人 Zara 希望能透過軟體服務實踐真正的性別同酬。

(封面出處:Gapsquare Twitter)

北一女中教師周芳妃是全國高中女教師第一位化學博士,從化學試卷滿江紅到成為博士,這樣的人生看似反敗為勝的熱血故事,卻被她形容像一隻會飛的鳥被放在陸生動物的環境中飼養。

更多文章:

期數
標題
作者
記者Hannah Beech, Muktita Suhartono|紐約時報中文網|2020.09.25
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報導|20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