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步入中年,退休這兩個字對我來說仍是一個陌生的未來式。我無法想像退休該是怎麼樣的生活,只好時而跟同事們調侃自己年近半百,卻仍未替自己的退休之路好好鋪陳。

臉書上常常會有很多小程式可以藉由臉書的動態去分析使用者的個性、未來發展、格言、代表名詞等等。而我喜歡自己定義這些內容,因為這讓我有機會認識我自己。如果要用一些「標籤字」來表示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也許會是:小漁村、中原大學、翻轉、教學與研究、三寶媽、陀螺、很多可能性。

接下周芳妃老師的邀稿後,一直在想我有什麼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對不同年齡的女科技人有些幫助。我既不是在台灣學界從事研究工作的學者教授,也不是享譽國際的企業家,不敢說在專業上有什麼成就,但我在人生中有一些不同的經歷,讓我的價值觀有很大的改變,或許可以讓一些處在低潮或是逆境中的妳,看到一點希望,在生活跟工作上努力實踐男女平權,也有一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機緣所致,能有機會訪問蘇慧貞校長(註1),看見一位有遠見、誠懇、持重且兼具科技與人文浸潤的領導人材,是我的榮幸。

我的研究與教學

我的專業是化學,有機天然物化學,苔蘚植物化學,探討植物的組成成分和化學結構。我們利用各種分析技術將關注的成分分離出來,並且純化成單一化學成份。

我是藥師,在醫藥產品法規事務領域工作已經超過26年了;關於我的工作,簡言之,就是提供藥商(客戶)辦理許可證的法規服務:凡用於人體的醫藥產品,上市前必須取得國家衛生最高主管機關的審查、核可、領取許可證始得製造、進口、及販賣。

更多文章:

期數
標題
作者
簡海珊|全福生技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
陳宜欣|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薛文珍|工研院前創意中心創辦人/院長室資深特助
紀雅惠|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鍾晴|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二年級
吳秀梅|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系主任
彭莉惠|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高靜懿|慈濟大學公衛系原住民健康組助理教授
葉惠娟|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室特助
黃美涓|桃園長庚紀念醫院院長
陶寶綠|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精神與成癮醫學研究組教授
廖淑惠|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吳昭燕|義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
林更青|輔仁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白曛綾|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趙蓮菊|國立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教授
陳怡如|台電核能技術處策劃組、WiN Global 執行理事
林昭吟|國立台灣大學凝態科學中心教授
朱淑君|國立成功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郝玲妮|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所教授
吳秀錦|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口述:郭瑞年|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紀錄整理:蔡麗玲、彭郁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王瑜|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